当前消息!下一个崩盘的会不会是日本?
2023年全球的日子都不会好过,经济衰退已经是个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勒紧裤腰带,等着抖腿过冬。
但要说难,咱们隔壁的日本会更难,因为经过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几轮暴击,未来的小日子恐怕会有崩盘的风险。
根据高盛的预测,2023年日本的经济依然拉胯,GDP的增长率大概率不会超过1.3%,略低于2022年1.5%的增长,2030年必然被印度超越。
(资料图)
另外,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推算,大概在2027年左右,日本的人均GDP可能会被韩国超越,这还是统计部门小心翼翼公布出来的结果,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时间也会大大提前。
可以说,如今的日本已经不是90年代的那个制造大国的代名词,它在高端产业上被美国锁死,中端制造业又被中国和韩国围追堵截,未来沦为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那咱们就先送出第一个问题,日本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除了地震海啸比较丰富,其他资源是相当的匮乏,90%的能源消耗都要靠进口。但自从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长期做龟速运动,国内的消费需求也跟着一路萎靡。
所以日本经济的发展路径就是大量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工业产品,再出口赚外汇。也就是需求和出口都在海外,国内经济是一潭死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玩法儿的底层逻辑就是你要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出口赚到外汇必须大于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再不济也要保持一个收支平衡的水平。
因为一旦出现外贸逆差,这就说明你在赔本儿赚吆喝,短期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如果长期持续下去,那国家经济是要出大问题的。
日本经济的问题就出现在进出口贸易上。
众所周知,2022年是全球化被打得最惨的一年,疫情再叠加俄乌冲突,全球供应了遭到了巨大影响,先是石油、天然气应声暴涨,接着是粮食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也跟着一路狂奔。
欧洲那边直接就跪了,用电成本飙升直接造成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老百姓受不了就上街打卡,企业抗不住就干脆跑到了海外。
虽然日本老百姓表现地一如既往的稳定,但政府部门明显已经坐不住了。因为日本的工业生产完全依靠进口原材料,一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以日本一方面需要拿出更多的外汇进口原材料,而另一方面还要承受企业成本的增加,出口产品也失去竞争优势。
从数据上看,2022年1-11月,日本全年都在做着赔本的买卖,贸易逆差总额达到了1403.85亿美元,如果再把2021年的情况算上,日本的外贸生意已经出现16连跪,也就是连续16个月都在忍受贸易逆差。
更麻烦的是,本来日本经济就已经喘不上来气儿了,但又恰如其分地赶上了美元加息,虽然美联储每次加息的幅度不大,但也一口气连加了6次,美债的收益率也持续拉升。
为了阻止美国人割韭菜,其他国家的央行几乎都在跟进着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只有日本是个另类,他们仍在坚持自己的超货币宽松政策,也就是在美元升值的时候,自己的货币还在继续贬。
这个时候,日元作为全球仅有的便宜货币,自然就被国际玩家们给盯上了。他们从日本银行借出几乎没什么利息的日元,然后再换成美元,全部拿去购买美债,等于躺赚美元和日元的利息差,于是散户们也跟风抛售日元,直接导致日元是一贬再贬,日债和美债的利差也越拉越大。
2022年年初的时候,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还是1:115,可到了9月,日元汇率就跌到了150点左右,累计贬值幅度超过了20%,老百姓的工资收入严重缩水,差不多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
而日本的企业就更惨了,由于日元大幅贬值,进口的原材料成本也跟着加大,比如,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比去年年底上涨了13%,但以日元计价的话涨幅却达到了33%,一来一回日本是血亏。
更为尴尬的是,原以为日元贬值可以刺激贸易出口,但实际情况却是,日本的贸易基本上是进口原材料深加工为主,所以也并没有减缓逆差,而且还在8月份的时候创下了33年以来的逆差记录。
日本的出口额虽然一路上升,但始终追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结果一年干下来,进口总额居然暴涨了近50%,等于干的越多赔的越多。
这就是个反复循环的经济怪圈,由于日本创下了一个逆差记录,所以大家普遍不太看好它的经济前景,做空日元也就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同时,一些日企只能把采购成本转移到国内的产品价格上,这就让日本的通胀率达到了九十年以来的最高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02
咱们话说回来,日本搞成今天的这个局面,除了外部影响外,更多的还是它畸形的产业结构所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自从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的资产价格是一路暴跌,实体的净资产甚至一度跌成了负数。
由于社会的债务压力太大,金融机构担心不良资产继续膨胀,干脆停止放贷,这就造成企业不敢扩张,家庭也不敢冲动消费,好不容易攒点钱都拿去还债了,结果消费需求不断萎缩,全民进入低欲望社会。
根据日本经济机构的报告,日本的社会财富大多都集中在老头、老太太的手里,7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存款是2300万日元(大约110万人民币),而40岁以下的家庭,不仅没啥存款,还都背了一身的债,平均算下来,每个日本家庭大约背负了640万日元的债务。
日本现在情况是,有钱人没啥消费欲望,有消费欲望的人却没啥钱,等于人生的两个终极遗憾,都在日本人的身上完美体现了。
另外,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丧失了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机会,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就只能跑到海外去找出路,这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因为除了国内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外,许多原本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业产品,变成了部分甚至全部海外进口,反过来又加重了日本的贸易逆差。
2012年,安倍为了刺激日本的国内经济,搞了一个安倍经济学,大家听着挺玄乎,但实际上就是每年向市场增发2%的货币,以此来解决日本的通缩问题。
十年搞下来,日本人的工资名义上涨了1.2%,但家庭的平均财富却缩水了3.5%,只有大约10%的富人,财富得到了明显增长。
而日本的企业则利用日元的超低利率,大肆进行海外扩张,结果就把债务全部留在了国内。
所以网上就有人说,日本本土常年装死,GDP增长三十年来如一日,但人家的海外资产可是一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2021年的时候,日本海外的净资产达到了411万亿日元,约合3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一个印度的体量。
但你知道日本国内的债务是多少吗?
12.7万亿美元!
2021年日本GDP才不过4.95万亿美元,而债务总额是它的两倍还多,日本的负债率达到了257%,美国政府在它面前都是个弟弟。
另外,日本政府为了支撑财政,就需要赚取更多的外汇,而赚取外汇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加码海外资产的投入,所以肉眼能见的是,日本的海外资产是越做越大,而国内债务也跟滚雪球似的创下了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不被债务压垮,日本政府就必须维持超低利率,而超低利率又会造成持续的恶性通胀。这就是个送命题,日本政府怎么选都是个死,怎么办呢?
结果人家两眼一闭,干脆两个都选了吧。
所以在2022年年底的时候,日本政府把它的国债收益率从0.25%提升到了0.5%,翻了一倍,相当于一边放水一边加息,这么一来,日债收益率上来了,聪明的玩家又赶紧抛售美元换回了日元,日元也跟着大幅升值。
日本政府的这个操作短期内可以解决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的麻烦,但长期来看,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被动技能。过去日本能玩的转,主要是大家都在放水,你负利率我也负利率,谁也别想薅对方的羊毛。
但现在的情况是,美国遇到了世纪大通胀,老百姓的耐受力又十分有限,时间长了肯定是要上街”零元购“的。
美国政府可以不为经济负责,但必须要为选票负责,为了降低通胀也只能再次举起加息大棒,只要通胀不停,那美元就会加息不止。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中国已经彻底放开,这就预示着2023年中国的工厂要开足马力全面复工,原本回落的原材料价格只会再次上涨,全球的通胀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美日欧三家还会连续加息,但最先扛不住的一定是日本,因为等到日债的收益率上升到不可控制的范围时,国内的债务就会提前引爆,日本经济也就玩不下去了。
那有的朋友可能就会说了,日本可以用海外资产来拯救国内经济啊!
别做梦了。
资本向来是拿脚投票,哪里安全有利润,他们才会往哪里跑。
一旦日本的经济崩盘,资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去救它,而是赶紧把能卖的资产全部卖掉,让你加速崩盘,等到日本资产崩无可崩的时候,华尔街资本就会带着海量钞票疯狂抄底,然后再反哺美国的经济。
等到美国吃饱喝足,满意地从日本身上爬起来的时候,美元加息的周期才会宣告结束。
所以2023年,日本极有可能第一个崩盘,虽然不会一下子沦落到发展中国家,但怎么看,日本也很难挺过这个”冬天“了。
此文完。
推荐
-
-
-
-
-
-
全球球精选!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6%
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 6%---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记者李栋)记者从...
来源: -
-
-
-
-
-
-
-
-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香港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美股年度收官日创14年来最差纪录
【今日头条】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香港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与内地首阶段通关香港特区政府政务
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indows 12意外曝光 竟然有苹果MacOS的影子
此前微软表示Windows10将会是最后一代Windows,之后Windows11上市。前段时间微软高管否认Windows12,如...
来源: -
-
环球新消息丨vivoy53t上架天玑700处理器售价999元起
1月1日消息,vivo上架了一款低端手机——vivoY53t,搭载天玑700处理器,售价999元起。vivoY53t拥有黑松...
来源: -
财富更多》
-
全球球精选!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6%
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
全球球精选!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6%
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
当前消息!下一个崩盘的会不会是日本?
下一个崩盘的会不会是日本?
-
全球热头条丨美债2022年遭遇历史性“灾年” 2023年能够焕发新生吗?
美债2022年遭遇历史性“灾年”2023年能...
-
天天快播:丽新国际(00191.HK):延迟刊发供股结果公布
丽新国际(00191 HK):延迟刊发供股结果公布
动态更多》
热点
- realme10系列正式宣布 采用双曲面屏正面顶部居中挖孔
- 五菱全新微型电动车内饰官图发布 座椅采用星际形打孔工艺
- 努比亚Z40星空典藏版正式开售 采用微米级油画笔触纹理技术
- iQOO11系列正式官宣 首批搭载骁龙8Gen2机型之一
- 海信34英寸带鱼屏显示器发布 支持165Hz刷新率
- OPPO明年将商用240W超级闪充 新一代电芯支持更高倍率充电
- 第一款Android手机渲染图曝光 横向滑盖设计和全尺寸键盘
- 吉利首款纯电皮卡11月9日上市 车辆续航里程超过610公里
- 努比亚Z40SPro星空典藏版正式公布 堪称窄边框天花板
- vivo无线运动耳机2今日正式上市 首销只要119元
- 天天即时看!泰王深情恩宠分明,西拉米享受田园生活,苏提达赶赴瑞士母子团聚
- 【播资讯】雅马哈ZG-01调音台评测 发烧友的语音直播助手
- 每日消息!稳中有升,2022年度债券承销榜出炉
- 信息:信用债能否穿越雷区?
- 领跑银行板块年度涨幅榜 江苏银行上涨32.86%夺冠
- 每日看点!银行年内绿色金融债发行额度超3500亿 同比增幅164%
- 资讯:洪灝:中国股票估值回到了相对低位|巴伦圆桌
- 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辅助设计
- 时讯:rtx4070ti性能/国行售价抢先曝光
- 天天观速讯丨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华夏银行领罚超400万元
- 央行、外汇局:1月3日起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次日3:00
- 环球微头条丨难道暴露了?收到天鹅座万年前的“来信”,网友呼吁:不要回答?
- 蔚来-SW(09866)12月交付新车15815台 全年交付12万台
- 全球消息!人民币一天升值1%,最后一天很多细节
- 观察:重拳出击!央行对招行、广发、银联开出合计1.34亿元罚单
- 全球微动态丨强化金融支撑 成都高新区举办科创金融信贷产品评选
- 环球滚动:intelarca770/a750两款中高端显卡对比
- 港股IPO周报:星空华文首日涨超70% 医学影像公司冠泽医疗获热捧
- 货币大幅贬值,伊朗央行换帅
- 天天观热点:欧暇·地中海酒店以全新“一城一海”策略,加速布局热门区域下沉
- 天天微头条丨世茂建设2021年归母净亏损75.81亿元 同比盈转亏
- 国信证券:港股近期或有回调 将创造买入机会
- 最资讯丨微软注册新专利想要了解每一位玩家的游戏方式
- 每日聚焦:北向资金2022大盘点:全年净买入900亿 哪些行业和个股香了?
- 动态:马斯克资产缩水2000亿美元 跌至1370亿美元
- 焦点观察:2023年看多银行股?机构建议关注两主线
- 当前讯息:深交所:2023年1月9日起实施《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相关条款
- 【速看料】俄把80%“家底”换成人民币,美元欧元都不要,关键时刻用来救命
-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 环球今热点:逆势而为,欧暇·地中海酒店凭借硬核品牌力加速布局下沉市场
- 世界热推荐:美国流动性快速收紧,债务也逼近上限!美财政部要准备开闸放水救市场?
- 天天快资讯丨许家印致信全体员工:2023年努力偿还各种债务
- 即时看!coloros13系统2023年q1升级适配计划发布
- 【焦点热闻】我的时尚新定义·金玉良言 | 叶向洲:工艺创新要充分利用科技
- 当前播报:中国证监会推进富途控股、老虎证券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
- 以算法赋能检察业务助力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 【当前独家】卢伟冰因晋升小米集团总裁上热搜:米粉微博祝贺
- 数学是一门生动的科学
- 最资讯丨央行开巨额罚单!这3家机构合计被罚超1.34亿,多处涉违反反洗钱规定
- 世界热消息:拉加德重申鹰派立场:欧洲央行必须继续加息以遏制通胀
- 天天热点评!苹果开发11.1和13英寸ipadpro将推出oled屏
- 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 稀土价格冲高回落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年终盘点
- “破7返6”,2023年人民币汇率能否延续涨势?
- 2023遇见交子 好事“兔”much 交子大道跨年潮购节活动精彩亮相
- 焦点快看:中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全回转拖轮在山东青岛启用
- 科技赋能,助力文物“活”起来
- 当前观察:民生2023年1月金股推荐:山煤国际(600546.SH)、山东黄金(600547.SH)等
- 环球热资讯!2023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十大展望
- 天天头条:海外库存触及15年低点致“外强内弱” 铅业后市难言乐观|年终盘点
- 环球实时:封面评论|“技能交换”风靡网络,学习式社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 当前通讯!反洗钱违规仍是处罚重点!招商、广发、银联商务合计被罚超1.34亿
- 强劲业绩提振股价! 默沙东(MRK.US)股价创1995年以来最大涨幅
- 焦点日报:美国CDC:XBB.1.5快速崛起 已占全美新增感染病例40%以上
- 王华强:溯源中国助力地方和企业打造可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
- 焦点热议:人保财险在香港成功发行地震巨灾债券
- 环球关注:基金投顾擘画者|华泰证券篇:“积小胜为大胜”捕捉市场机会,买方投顾将成为居民理财主要方式
- 环球热议:在岸人民币一度收复6.90关口 后市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区间运行
- 国内首套化学链矿化CCUS项目在国家能源集团正式投运
- 【全球速看料】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宣布对上海子公司进行战略股权投资
- 环球今亮点!热搜第一!“阳过”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A股这些药企布局相关业务
- 实时焦点:多环节受疫情拖累 12月制造业PMI下探新低 业内预计明年PMI总体将稳步上行
- 世界播报:2023年1月3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将延长
- 【环球热闻】凯里亚德与郁锦香亮相2022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招商引智投资推
- 滚动:狂飙600点!人民币突发大消息
- 今日热搜:广发银行被罚3484.8万元,涉九项违法行为
- 环球今日报丨万集科技(300552.SZ):近日获得政府补助1608万元
- 全球快资讯:港出口现近70年最差单月,2023年会好吗?
- 老虎证券、富途控股盘前暴跌,证监会推进两家券商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
- 动态:中国12月制造业PMI为47.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
- 百事通!雷神新一代游戏本曝光:搭载rtx40gpu
- 全球观热点:央行发文:延长交易时间!
- 走高端化、多元化一体化规模牧场之路,澳亚集团戴维斯双击可期
- 头条:天妒英才!南方科大教授蒋伟病逝,年仅41岁
- 因首付款来源真实性审核不到位等,华夏银行长春分行被罚420万
- 全球热消息:储户主动找存款活动 银行年末“揽储大战”消失
- 美国劳工委员会指控特斯拉(TSLA.US)违反劳动法 非法胁迫佛罗里达州员工
- 苹果允许安装第三方商店但用户愿意吗?
- 年终总结ppt,写的越详细越吃亏
- 市场高呼看不懂!日本央行连续三天预期外购债 干预规模创纪录
- 环球头条:CFTC商品持仓解读:黄金净多头头寸创最近逾六个月新高
- 焦点播报:美联储研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升 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 每日热闻!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调整货币篮子:美元、欧元权重下降
- 环球热文:中银理财刘东海:银行理财净值化波动或成为常态|快讯
- 俄罗斯财政部:计划让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半价出售所持俄资产
- 美国股市收低;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22%
- 全球快资讯丨巴哈马证券委员会官宣:手上扣着FTX交易所35亿美元资产
- 当前最新:欧盟禁令生效在即 俄罗斯赶在制裁前大量出口柴油
- 每日热点:央行、外汇局决定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
- 全球热议:银行股权不香了?稠州银行逾1.5亿股八折拍卖
- 全球快消息!微信支付分大升级:订单信息一目了然再不必担心扣费不明
- 最资讯丨英国银行最新研究:超高通胀时代 消费者钱都花哪儿了?
- 力高集团宣布将暂停境外债务付款,尽最大努力保证正常运营及交楼
- 世界快看点丨三星galaxybook3ultra高端笔记本曝光
- 视焦点讯!三星galaxya34新渲染图出炉
- 天天微速讯:中国铁建中标总额超300亿公路项目 华泰证券拟配股融资280亿|港股12月30日公告精选
- 房屋建筑股明年如何投资?Wedbush看好这几只美股
- 环球头条:汇市周评:双旦假日市场清淡,美指震荡承压回落
- 小米米家智能调香机套装开售:可实现1033种调香,399元
- 行业大底行将结束?国内重卡2023有望重拾景气|年终盘点
- 【世界新视野】富途、老虎被禁止招揽境内新客户,证监会派出机构将现场检查整改
- 【2022年终盘点】中概股回港加速,股价表现几家欢喜几家愁?
- 视讯!南向资金2022年成交总额破7万亿 最后一个交易日仍在抢筹腾讯
- 每日动态!Hoth Therapeutics(HOTH.US)盘前跌近28% 将进行1000万美元定向增发
- 每日头条!港股市场盘点:三大指数普跌,新东方带领教育股强势“反攻”
- 天天热文:“树怕三摇,女怕三撩,鸡怕撵狗怕舔”,为何这么说,有道理吗
- 169元,荣耀路由x4pro开售:支持1500接wifi
- 全球快看:顺络电子拟为顺络迅达向银行申请授信增加担保额度4亿元
- 环球关注:【百强透视】“土坑酸菜”影响深远,康师傅、统一增收不增利
- 财华洞察|长和帝国的危与机
- 中国医科大学辟谣其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测血氧饱和度
- dng怎么转换成jpg格式?
- 全球今热点:融资谈判陷僵局 东芝私有化交易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 环球消息!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后 日本三大银行将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 信息: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YNDX.US)联合创始人离职
- 焦点热文:视频剪辑操作——加字幕教程
- 世界微资讯!AI语言模型在智商测试中胜过人类
- 头条:央行、外汇局:明年1月3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次日3:00
- 世界速读:货币大幅贬值 伊朗央行换帅
- 重要!关于近期不法分子冒充农牧人工作人员的诈骗声明!
- 世界微资讯!把握投资机遇,发力下沉市场,维也纳酒店深受投资者青睐
- 天天速读:个人养老金抵税优惠临近收官,缴存用户不足开户一半,40岁中年人更感兴趣
- 环球精选!财政部:2022年1-11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0286亿元
- 环球最资讯丨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同比增长13.9%
- 世界速讯:flac是怎么转换成mp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