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集团:小螺栓也能“拧”开大市场-每日讯息

来源:新聊斋

淄博强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大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高强度螺栓、螺母的企业。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不断突破行业瓶颈,用小螺栓“拧开”了行业大市场。

强大集团50年磨一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途径有哪些?凭借一颗小小的螺栓,企业为什么能够占据行业市场的大份额?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强大集团,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技术创新 突破行业壁垒


(资料图片)

螺栓被称为工业之米,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建筑等各行各业,其作用不可小觑。而螺栓质量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用料的好与坏。过去,制作高强度螺栓的核心材料主要依靠进口,供应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往往受制于人。因此,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迫在眉睫。

“我们和上海宝钢共同研发的新型材料qb30,打破了一直依赖国外进口这个格局,把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的产品稳定性好,现在螺栓质量符合国VI标准的配件要求,抗疲劳度达到10.9级、12.9级,耐高温达到700℃。”强大集团总经理李亮介绍。

强大集团采用新材料制作的螺栓,使用寿命能达到1000万次,并且螺栓的韧性和强度在保持不变的同时,做到了轻量化设计。“每年科研投入按照产值的3%-5%投入,今年又增加了两个点,按照7%投入研发。”在尝到技术创新甜头的李亮表示。目前,强大集团已研发了上百种替代进口的新型螺栓,申请专利23项。

专注一业 做强产业链

从最初做拖拉机用的单缸发动机螺栓配件,到今天4缸、5缸、6缸等汽车发动机;从原来的手工小作坊,发展到今天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强大集团深耕螺栓行业50余年,正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

“我们给山东潍柴动力、一汽锡柴、上汽菲亚特等国内外几十家企业提供配套大约有二、三十年了。”李亮兴致勃勃地说道。当记者问起发展的秘诀在哪里时,他说要重在专注,不求第一,但求最好。产品质量稳定是客户要求的关键和底线,例如一枚螺栓的研发,通过试验进展、动展达到1000万次后方可装机,最后经过3个月的跑机,经市场认证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仅一个新产品的螺栓,大批量投入生产就需要近两年的时间。而采用扭矩装配法,一组同时装4个螺栓或6个螺栓,但凡有一个不合格,便视为整组失败。产品质量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为提高产能,精细产品质量,强大集团斥资500万元更新智能化生产线。“以前需要一个人看一部车床,现在只需要输入数据,设备就会按照预定程序自动化生产,一个工人就可以看好几台。”李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厂里有职工800多人,年产值不到一个亿。更新设备后,现在只需要300多人,就能实现年产值2.7亿元,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在,强大集团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推出了“力世”牌高强度螺栓,被评为“山东名牌”“国家免检”“全国十佳放心品牌”。依据行业标准,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或要求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运输为客户提供一条龙式定制化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强大集团合作,并不断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逐步做强产业链。

尊重市场规律 开拓市场新版图

尊重市场规律,拓展新市场,已经成为强大集团的“执念”。截至目前,强大集团在商用车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占到了25%。然而,强大集团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市场更深的领域。提起拓展市场新业务,李亮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我们成功取得了API20E美国石油学会认证。通过发展创新石油装备和海洋装备的螺栓,拓展了市场。今年,有几家客户在我们公司评审,小批量试制后,已经正常批量供货了。”

拿到API20E认证书的强大集团等于“拧”开了国外市场的大门。据了解,强大集团已经建成了向海洋装备和石油装备市场进军的二分厂及硬件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打造的清一色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线整装待发,投产达效后将新增产值1.5亿元。“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去年我们获得了‘专精特新’荣誉称号,乘着我区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我们力争在五年内公司产值达到5亿元。”李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自信满满。

博山台记者 邵华 李浩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