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海外衰退系列二:美国衰退复盘与港美股启示

来源:研报中心


(资料图片)

核心提要

本文复盘了美国20世纪80-90年代的储贷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我们认为当下和这两场危机有多处不同。差别在于:(1)此次海外银行业危机底层资产信用风险较小。过往两次衰退导火索均为金融机构持有较多高风险劣质资产。(2)由于智能手机发展,当下银行挤兑事件或更容易发生,薄弱环节以更快速度演变为风险事件。(3)此次监管部门反应更加及时。在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此次SVB出现问题后,48小时内FDIC迅速接管了SVB,美联储等立刻恢复了SVB等银行的存款提取,推出BTFP工具强化储户信心,避免其他中小银行的挤兑。而瑞信从宣布财报有内控问题到被监管安排收购仅用了5天。

相同之处在于:在利率急速攀升之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内控缺陷、杠杆率高等问题被加速暴露。比如1979年沃尔克加息后储贷机构资产负债久期错配、2004年的格林斯潘加息后低收入者无法偿还的次级贷款、2022年鲍威尔加息后英国养老金危机、美国中小银行危机,都体现了高利率高波动的宏观环境下金融机构薄弱环节问题暴露。

根据复盘统计,衰退期间港美股平均最大跌幅均超20%。从1900年至今,美国共经历了23轮衰退,平均持续时长14个月。整体而言,经济衰退对港美股影响较大,自Wind有数据以来,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恒生指数平均分别下跌10%、9%、7%、13%,而最大下跌幅度分别为30%、27%、36%、40%。

美股启示与展望:衰退期间,美股市场底可能出现在开始降息之后,而经济底在市场底前后均有可能出现。目前美联储加息或步入尾声,美股未来或因降息预期强化而出现阶段性上涨,但是中长期来看若衰退风险加大从而对盈利产生下行压力,则可能导致美股走弱。

港股启示与展望:美国衰退,尤其是如金融危机等风险事件可能引发香港股市在特定时间窗口大跌,但是整个衰退期间也可能上涨;除了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也是决定港股走势的重要基本面因素。目前港股在2023年二季度或有反弹,尤其是二季度中后期,4月份港股进入布局期。产生反弹的五大可能原因: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国内经济由于低基数在二季度大概率同比高增、恒指在1900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A股和港股报表季的不确定性在4月逐渐消化、不排除4月下旬重要会议有政策利好与港股换月效应共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不断恢复、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会转换,理论上利好港股,但是全球地缘等问题可能影响港股风险偏好,值得观察。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风险超预期;美国通胀回落斜率不及预期;全球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变化超预期。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