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料】硅谷银行破产对ICT产业影响几何?

来源:通信产业网

对国内通信及科技产业影响较小。


(相关资料图)

当地时间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硅谷银行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被FDIC接管的最大银行。

那么,硅谷银行为什么会破产?对科技产业及我国科技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硅谷银行破产对国内通信及科技产业影响较小。

受科技企业欢迎的“风险债”

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资深评审专家、谦询科技智库合伙人龚斌认为,硅谷银行破产的本质,是经济-科技-资本周期下PE/VC初创企业科技企业泡沫破裂的连锁反应,高利率下科创神话和泡沫破灭。过去一年来,高通胀和长期的加息将长短利差消耗殆尽,深度倒挂的利差让借短买长的策略难以为继。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美联储持续大力度加息预期下资产负债两端同频负向共振催生了硅谷银行“爆雷”。

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主力产品即“风险债”。对于创业科技企业来讲,本身并没有太多“硬资产”抵押物,创业本身也是相对高风险的,传统企业信贷在风控上很难过关。但科技创业企业确实存在融资的需求,一级市场除了风险投资VC/PE之外,比较少有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债务融资产品,风险债应该是风险资本VC重要的补充,确确实实满足了创业企业融资需求。尤其是每一轮VC融资的间歇期(下一轮融资到位前,上一轮资金快用完了),或者行情不好时企业不愿意以偏低估值过多稀释股权等,很好的补了VC融资的缺口。

由于这个业务特点和差异化,硅谷银行在科技行业比较受欢迎。硅谷银行有两种基本业务模式:

一种是开展“投贷联动”模式,在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分享企业的成长性,即“风险债”。

另一种模式是与PE/VC深度合作,通过放贷给PE/VC机构,再由这些机构进行投资。

硅谷银行与PE/VC和科技成长企业如此紧密的联系,也导致其主要储户来源也主要是大型硅谷创投公司,包括红杉资本、Paradigm、a16z,高榕资本等。很多硅谷公司涉及的资金高达几亿到几十亿不等。这种机构反应最快、资金规模又大,所以才会一下子挤提规模达400多亿美元。

然而,硅谷银行在美国商业银行里面排名第16,属于二线中等靠后位置,在中国类比相当于广发银行(珠三角)、上海银行(长三角)和北京银行(京津冀)这样的排名和体量,以及地域性的标志意义。

所以龚斌认为,硅谷银行爆雷,和2008年雷曼破产,性质不一样,影响范围也不是一个量级。当年雷曼倒闭的时候,资产规模6400亿美元,但关联衍生品合约规模几万亿美元。而硅谷银行,资产规模2200亿美元,还持有大量的、流动性很好的美债,所以FDIC才能兜底。

不会再来的信任

但硅谷银行破产确实将严重伤害美国初创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龚斌认为,未来,无论哪家机构购买硅谷银行的资产,都不太可能对创投有同样程度的理解或信任。硅谷银行通过与创业企业建立紧密关系,评估和管理企业风险,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继续大力支持创业企业,逐渐成为创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银行,成千上万家创业企业得到硅谷银行的帮助,这在美国是独一份。

以后,那些依赖硅谷银行贷款来管理其现金流和增长的创业企业会发现自己将不得不面对那些只关注贷款收益和安全的金融机构。这对美国科技创业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对国内影响较小

在对国内的冲击方面,龚斌认为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硅谷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合资银行会受到一些连带冲击,可能一些从合资银行中融资的创业企业也会“断供”。但有浦发的存在,国内应该好一些。

二是国内拿美元基金的科技创新企业。因为很多美元基金投的AI、生物医药、半导体、软件等初创企业一般均会在硅谷银行开户,募来的资金很大比例都放在硅谷银行,所以会涉及他们的资金安全。然而,这在国内整体占比很小。

国内商业银行也有大量的类似业务,也不会因为硅谷银行事件就会收缩,国内支持创新创业、发展自主可控硬科技的政策和风向是不变的,所以对国内通信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影响较小。

科技小圈子里的事

龚斌认为,从影响面来看,受益于严格的监管(《巴塞尔协议III》和《多德-弗兰克法案》),美国主要银行不会带来系统性的反应。硅谷银行倒闭更多源于科技、资本周期的力量,以及自身商业模式问题,主要冲击对象为美元PE/VC和科网圈子。硅谷银行是一个带有非常典型特点的银行,包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模式的特殊性等,与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高度捆绑,所以其经营也必然与科技行业周期高度共振。

硅谷银行的玩法,其实就是一整个硅谷关系网,将关系网的每个节点都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所以硅谷银行这套模式的搭建,其核心就是把银行-风投-企业这张网络的上中下游全部吃透

初创型的公司都是极度的依赖于硅谷银行的这种早期的信贷供给,那么包括这些VC/PE,遇到项目投资的时候进行短期的过桥借贷、投贷结合等均能提供帮助。如果初创企业做大做强,硅谷银行还可以通过其母公司金融集团去持有初创公司的股权或期权,等待上市或被并购的时候,通过资本增值的方式收益。

作为配套,在硅谷的或这些初创企业成为大客户后,其员工在硅谷购买住房,硅谷银行也能为其提供一系列房贷支持等等。硅谷银行做的其实是把硅谷和科网公司的所有的人都与其绑定,留在了硅谷银行服务“全家桶”。所以它就能在体系内部形成风投-初创企业-存款这样的一个加杠杆循环,在负债端越玩越大,不断加杠杆。硅谷银行基本就跟整个美国科网圈深度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仔细去审视硅谷银行的业务形态,就会发现它的不同:

第一,资产端视角,硅谷银行更像高风险的“非银机构”而非“传统银行”。硅谷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中科技类客户(非稳定负债端)占比相对较大,引发了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作为一家“银行”,硅谷银行的资产端结构不满足典型银行结构。

第二,高利率环境间接导致硅谷银行负债端压力陡增。硅谷银行的负债端有较高的科技类初创企业,这种过于集中的客户和产业群体在银行业是不常见的,当这些初创企业“投资断供”遇上“仍在烧钱”,硅谷银行的负债端即开始面临较大压力。

“伴随着美联储加息缩表抽水,科技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多中持续下跌,创新型企业的大规模杀估值,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投资的萧条。”龚斌表示,硅谷银行发家的核心业务,对科技创业生态的发展非常有意义。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成功的模式在整个经济-金融-科技周期发生巨大的轮转时,惯用的模式就会反噬!

采写:崔亮亮

编辑、校对:高超

指导:新文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