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体面了!给银行送钱还被嫌弃?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大家兔年好,我是蓝白。
前几天看评论,一个老哥2016年买的房子,最近卖房需要先还贷解押,这都挺正常的流程。
谁知道,银行以还贷名额不足的理由拒绝了。
(资料图)
上赶着还钱,还得看你脸色抢名额?
这不是个例。
《金融时报》有个报道,春节这段时间是还贷高峰,今年还贷的人尤其多,银行偷偷的上调了还贷门槛,包括但不限于:
关闭手机银行APP线上还款功能。
线下还款需要预约还得排长队,少则等一两个月,有的地方甚至排到今年6月份。
提高最低还款额度,甚至还提高了违约金。
其实,2022下半年开始,提前还房贷的门槛,一直在提高。
有的银行把线上还款规则,改成一年只能还4次,且预约间隔不少于60天;
有的银行以业务系统升级当做理由,暂停了线上还款;
有银行发布了暂停提前还房贷业务的通知,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撤回了。
抢名额、改规则、说停就停、拖字诀。。。
所以我们今天聊聊,是什么原因,把银行搞的如此狼狈,这么多不体面的招数都憋出来了。
为什么银行这么讨厌我们还贷款?是什么样的人在拼命还贷存钱?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还是得从银行的生意模式聊起。
往高尚里说,银行是百业之母,是经济基本盘。
看个数字:2020年,38家上市银行占全A总市值八分之一,却贡献了全部上市公司41%的净利润。
往庸俗里讲,是唯利是图、钻进钱眼里的中介。
既然是做生意,大俗之后,就能给自己冠以大雅的标签,正如那些残酷拼杀中起家,做大后又标榜价值观的巨头们一样。
银行左手从储户手里低利率借钱;右手把钱再以高利率贷出去。
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利息支出。
贷款,是银行的资产,这部分是利息收入。
这一高一低之间的差价,就是银行的净息差收入。
除了息差之外,银行还向其他金融机构拆放资金,或者买一些债券,这些也能带来利息收入。
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一些“中间业务”,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如刷卡费、咨询顾问费、托管费,这些钱不会出现坏账,受经济周期影响也比较小。
但是,占大头的息差收入,是极度依赖经济景气的。
举个例子,2016年3月开始,反映企业活期存款的M1同比增速飙到了20%,通胀上升,房价大涨,经济过热,各种贷款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氛围异常浮躁。
然后央行在2017-2018年连续4次加息,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上升到了2.2%。
可是从疫情开始的2020年,到2022年一季度,这三年啥情况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互联网、教培、文旅,啥啥都不行,社会风向又趋于保守,考公考研,保住现金,不创业不负债。
2022年1-11月,累计新增居民存款14.95万亿,同比多增6.93万亿,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同期新增居民人民币贷款3.65万亿元,同比少增3.8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低纪录。
一个是存款最高记录,另一个是贷款最低记录。
前两年央行一路降息,截止到2022年6月,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降到了1.94%,这同样也是历史最低记录。
截止到2022三季报,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和邮储,净息差同比都降了十几个基点。
这笔钱,可是金融体系的顶梁柱,再这么降下去,是要出事的。
这时候需要两步:
1,调降存款尤其是定存的利率。
2,不再降贷款利率了。
现实也确实是这么演绎的,贷款利率很难再降下去了。
比如,1月20号照例出的LPR报价,1年期和5年期已经连续5个月没有变化了。
这并不奇怪,除了息差的原因之外,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个视频,跟大家聊过,央行对2023年的物价上涨极其警惕,货币政策的扩张边界,已经越来越窄。
再考虑到:
就算要救房地产,今年5年期LPR已经延续了定向下浮,搞了一个房贷利率动态机制。1月的MLF利率也没变,这都是可预期的事。
那有人会问,不对啊,1月16日-1月20日,央行净投放了20450亿,这是有史以来单周创纪录的印钱规模。
一边的利率死守不动,另一边的资金源源不断,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最大的原因还是春节。
春节之前,很多企业要发工资,居民要取现,还是缴税高峰,而且1月份是银行给央妈补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时间,去年几乎所有银行存款都是暴增,银行补缴的这笔钱也变多了。
所以逻辑不难理解,因为过节,银行手里钱少了,央行多借点钱给他们。
等到节后,包括2023上半年,利率下降的空间依然很窄,印钱的规模自然会下降。
不过,我们今天并不是聊货币政策的,刚才咱们聊了两个关键点:
1,净息差连降好几年,贷款利率已经降不动了。
2,存款,尤其是存定期的规模大幅上升。
这两个现象,导致了银行的所作所为,出现了异常的扭曲。
按理说,你能来存款,银行很高兴。
可你甚至把贷给你的钱都存回来了,银行不喜欢。
这些超额存到银行的钱,大概有多少呢?
我们知道,所谓“储蓄”,等于收入-消费。
而超额的储蓄,有两个来源:
1,节俭过日子省出来的钱。
2,减配其他资产之后增配的存款。
民生宏观报告测算的结果:2022年,居民消费节制贡献了2万亿;
地产减配和理财赎回,分别贡献了4万亿和0.8万亿。
这加起来,将近7万亿了。
所以下一个关键问题是问题,拼命往银行存定期的,排队提前还贷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报告里提到了超额储蓄的“贫富分化”。
一方面,过去几年,收入的分化在扩大。
用收入中位数/收入平均值,来衡量收入分化,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换句话说,越是没钱的,受疫情冲击越大。
另一方面,有钱人不爱买房了。
截至2022年10月,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占全国的75.9%,西部占16.5%,中部只有7.5%。
去年,个人购房贷款同比降到了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如果从地区划分,很明显收入更高的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增速下降更快。
结论很明显,穷人想花也没钱,富人有钱不敢乱花。
高收入者的生活态度,越来越悲观保守,他们不爱买房了,不爱买理财了,不爱创业贷款了,不爱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这实际上,是国人,准确的说是有钱的国人,对金钱的态度逐渐转变。
这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行业复苏的脚步。
民生宏观的报告里预测,2023年的复苏顺序可能是:
出行链(旅游、航空、酒店),高端消费(金银珠宝、白酒),之后才会轮到大众可选消费(服装),最后才能轮到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家电、建材)。
这些行业复苏之后,资金才能回流到楼市、股市、债市和理财市场,资产价格才能回升。
怎么才能让他们把钱花出去?
以前我们老是说发消费券,给补贴,可这种短期刺激的招数,也没想象的那么灵。
粤开罗志恒报告说,我国增值税、所得税等根据生产地缴纳,中西部发放消费券,商品来自东部,产生的增值税、所得税在东部,实质上是中西部在支持东部地区。
还可能透支未来消费,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改变有钱人边际消费的倾向。
改善收入分配的结构,比如落地房地产税,增加转移支付,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
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里教育、养老、医疗的比重,减少预防性储蓄。
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海外购物和奢侈品消费才能慢慢回流本土。
放宽文旅、医疗、养老和家政的准入门槛,从严监管。
穷人有钱花,富人敢花钱,需要默默的做这些短时间不一定见效,长期难而正确的事。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标签:
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信中国:公司目前尚未支付2023年1月优先票据本金及应付利息 总计约4.31亿美元
融信中国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发行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本金总额为4 13亿美元的2023年到期...
来源: -
-
-
-
-
-
-
-
-
-
-
-
-
-
“讲述奋斗故事 感悟时代脉动”系列报道 新春走基层|新发地批发市场:24小时运转守护万家“烟火气”
“讲述奋斗故事 感悟时代脉动”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新发地批发市场:24小时运转守护万家“烟火气”---...
来源: -
-
-
-
-
-
-
-
-
-
-
财富更多》
-
太不体面了!给银行送钱还被嫌弃?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太不体面了!给银行送钱还被嫌弃?中国...
-
太不体面了!给银行送钱还被嫌弃?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太不体面了!给银行送钱还被嫌弃?中国...
-
精选!为什么五年期定期储蓄利率竟然低于三年期储蓄利率?三大原因
为什么五年期定期储蓄利率竟然低于三年...
-
IBM 2022年Q4营收167亿美元超预期
IBM2022年Q4营收167亿美元超预期
-
环球今日讯!员工失误使备份系统持续运行,致纽约证交所周二交易混乱
员工失误使备份系统持续运行,致纽约证...
动态更多》
热点
- realme10系列正式宣布 采用双曲面屏正面顶部居中挖孔
- 五菱全新微型电动车内饰官图发布 座椅采用星际形打孔工艺
- 努比亚Z40星空典藏版正式开售 采用微米级油画笔触纹理技术
- iQOO11系列正式官宣 首批搭载骁龙8Gen2机型之一
- 海信34英寸带鱼屏显示器发布 支持165Hz刷新率
- OPPO明年将商用240W超级闪充 新一代电芯支持更高倍率充电
- 第一款Android手机渲染图曝光 横向滑盖设计和全尺寸键盘
- 吉利首款纯电皮卡11月9日上市 车辆续航里程超过610公里
- 努比亚Z40SPro星空典藏版正式公布 堪称窄边框天花板
- vivo无线运动耳机2今日正式上市 首销只要119元
- Thirteen Lune获得800万美元种子加轮融资
- 方法/步骤奶茶操作台使用操作
- 利好澳元!澳洲四季度CPI创33年新高,进一步加息预期升温
- 世界速讯:加拿大丰业银行: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小幅加息25个基点
- 天天热头条丨瑞士私人银行CitéGestion计划将其股票代币化
- 精彩看点:《2023中国诗词大会》即将播出
- 全球快看:存款大战,太猛!
- 全球滚动:微软(MSFT.US)Q2营收同比增加2%至527.5亿美元 智能云业务增长超预期
- 世界速读:黄金交易提醒:市场目光转向美国GDP数据,金价仍有上行机会
- 环球热讯:美原油交易策略:经济衰退担忧回升,油价短线下行风险增加
- 纽交所逾80只个股异动停牌!一文读懂:隔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 美财政部长耶伦再次就债务上限问题致信国会领袖
- 世界观点: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
- 【全球新要闻】外媒:欧盟银行将加密货币视为风险最高的资产类别之一
- 所有业务的增速都在放缓!微软高管坦言智能云也难回高增长时代
- 【新要闻】特斯拉将在内华达州新建一座电动卡车工厂
- 环球新动态: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破41亿
- 世界速看:福特汽车或将一德国工厂出售给比亚迪
- 快消息!市场预计加央行将连续第八次加息 但真的有必要吗?
- 【世界时快讯】小米回应“汽车设计文件泄密”:非最终文件,将严肃处理
- 世界球精选!今年一季度房企到期债券规模2225亿元
- 英国12月预算赤字飙升至纪录高位 债务利息上升令公共财政承压
- 环球观热点:巴萨太难了:2人离队却没钱引援,哈维看上3将,全都买不起
- Q4营收同比降6%且展望负面 3M公司(MMM.US)盘前跌4%
- 强生第四季度销售额为237.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238.6亿美元
- 辽宁交警提醒:这两天陪老丈人喝酒的女婿们,要注意了!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发放水利贷款1864亿元
- 这三个玩机论坛,你还记得多少?
- 全球微速讯:日媒开年惊人预测!日本GDP今年或被这国超越,跌至世界第四
- 每日视点!2d-4d_051:黑先围棋死活题1月24日
- 国际金价后市上看1953美元
- 环球即时看!GDC发23年行业报告:女性及LGBTQ+开发者被频繁骚扰
- “讲述奋斗故事 感悟时代脉动”系列报道 西气东输第一站:“万家灯火的采暖用气,都有我的一份力”
- 热门看点: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超35亿元
- 正月初二全国共发送旅客2352.5万人次 民航比去年同期增147.2%
- 焦点短讯!成本压力加剧 福特(F.US)拟于欧洲削减多达3200个工作岗位
- 环球今热点:力的实际过程和力的表象
- 市场关注本周英美数据!英镑短期有回调风险,长期也不乐观
- 观点:诺基亚为14款老安卓机型提供安卓13系统升级
- 焦点播报:BlockFi将出售1.6亿美元的比特币矿机抵押贷款
- 今日报丨同程旅行大数据:春节前三天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56%
- 世界动态:这三部千元机流畅用三年不是问题
- 今日聚焦!暗装筒灯和明装筒灯有什么区别
- 人民网记者新春走基层 贵州省思南县珠池坝村:咱村里的日子过得比城里还美
- 阳江市文化馆推出VR全景线上展览活动 市民可通过云展厅体验非遗文化
- 利空美元和加元!投行称美联储和加银有能力暂停加息,因通胀压力正迅速缓解
- 即时焦点:一加11与iqoo11哪个更值得购买?
- 高盛称铜供应极度紧张,2023年可能创下新高!
- 视点!文旅部:指导督促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严格落实有关规定 规范旅游包车行为
- 当前时讯:人工智能和人脑有多相似
- 世界新消息丨分析师:Salesforce裁员8000人远未结束,后续还会有大动作
- 速读:美国股市上涨;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76%
- 天天简讯:多位欧银官员力挺加息,欧元有望突破九个月高位继续上行!
- 黄金市场分析:金价涨势暂缓恐回调,但不改长期上涨趋势
- 当前关注:三星galaxys23系列智能手机曝光
- 当前快报:币圈危机传染风险!美国银行业借了上百亿美元给币圈银行
- 当前信息:重庆首次超越这座一线城市,成为GDP“第四城”
- 新资讯:福特汽车将在欧洲裁员3200人,德国地区受影响最大
- 世界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 全球热资讯!巴克莱:芯片板块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
- 世界动态:(财经·行情)美元指数23日小幅上涨
- 天天热消息:谷氨酸钠_关于谷氨酸钠的基本详情介绍
- 世界时讯:欧洲央行偏鸽派官员Visco:欧洲央行政策正常化必须渐进式推进
- 环球滚动: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涨 德国DAX30指数涨0.46%
- 今日热门!三菱日联:若加拿大央行暗示暂停加息,美加货币将下跌
- 天天微资讯!今年一季度房企到期债券规模2225亿元,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改善
- 天天新消息丨科达新能源完成亿元B轮融资
- 救市失败,股汇大跌,房价却翻倍,终究难逃美元又一次收割
- 世界视讯!温暖过冬 温馨过节 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贺兰大队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
- 环球快讯:日本央行意外调整YCC时,连日本政府也“措手不及”
- 金领寒冬?金融危机以来最猛裁员要来了
- 今日关注:国内券商ESG评级A级券商扩容至4家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破25亿
- 今日播报!日本央行纪要:继续当前宽松政策,以可持续和稳定方式实现物价稳定
- 天天速递!暴雪国服1月24日正式停服 网易发布停服公告
- 观焦点: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 天天速读:人民网记者新春走基层 村里年年换新貌,日子越过越红火
- 兔年送祝福 国家航天局公布玉兔二号最新工程图片
- 焦点观察:旅行社大批出境游产品节后上新,泰国、柬埔寨成最热门目的地
- 以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
- 挺过三年 餐饮店老板期待客流回归
- 2022年新增社融超32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 焦点热讯:最近要去银行的客户,请对网点员工多担待一点
- 天天快讯:面部识别技术助力灭鼠
- 【天天时快讯】日本抛售千亿美债,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之选?解读日本经济始末
- 热点评!Lightroom Classic 2023中文版直装LRC2023破解版下载
- 14岁印度“预言家”,提前预测疫情,如今称:21年会有大浩劫
- 三极光电完成A轮融资
- 交弘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全球讯息:管清友:合作金融模式托底中小企业发展
- 超10家银行业绩预喜,机构看好估值修复,银行股会逆袭吗?
- 警惕加元涨势受限!加银周三料仅加息25基点,之后或暂停加息
- 宝洁Q2净利润同比下降7%,SK-II在中国市场受冲击明显|看财报
- 【环球新视野】荣耀手环7图赏:大彩屏大容量,充电一小时,运动满一周
- 假如我们地球再次的靠近太阳,仅10厘米会发生什么?科学家:我们不见了!
- 日产对雷诺新EV公司投资比例将最高达15%
- 环球微资讯!“海克斯科技”辛吉飞仅凭几句话就救活了这家企业
- 焦点热讯:金价短期盘整但前景向好,一季度有望升至2000美元!
- 报道:近3月人民币升值显著,外资大幅涌入,机构:当前A股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 天天微动态丨Genesis临时CEO:公司目标是“快速有效地”完成破产程序
- 世界新消息丨韩政府拟注资67亿元开启“旅游大国元年”
- 全球热头条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世界滚动:币安:合作银行Signature Bank将不再处理10万美元以下交易
- 当前聚焦: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坚决抵制刑满释放人员通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博取流量
- 今日聚焦!无微不至,给家人需要的保障|思维贺新春系列
-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至4%以下,或仍有下降空间
- 黄金行业首个“A吃A”出炉,山东黄金拿下银泰黄金控股权
- 新春万象录|“新”灯会、人从众:豫园“山海经”火出圈
- 全球播报:近五年回报超200% 长跑绩优基如何布局市场?周海栋加码紫金矿业 韩创青睐有色板块 唐晓斌和杨冬重仓非银
- 今日快讯:解禁市值超2000亿!兔年解禁巨无霸出炉,节后这些股迎解禁
- 本周必buy | Apple 2023返校季优惠,仙女首饰Lovisa新春款3刀起,Ganni兔年限定上线,低至$1XX起
- 2022年深市绿色债券发行同比增长61%
- 东莞2022年存款增速居全省首位 贷款增量居省内地级市首位
- 全球聚焦:新一年债市怎么投?外商独资公募发声,有风险更有机会,操作思路明确
- 越夜越精彩!有自然风光还有车尾箱集市,逛吃走起!
- 接住人民币升值的大红包|央行与货币
- 天天快讯:索偿超70亿,民生银行诉泛海控股及卢志强等
- 世界今头条!双核缺阵马克西32分76人胜国王获5连胜!巴恩斯错失绝平罚球
- 【环球速看料】纠葛不断!民生银行起诉“泛海系”与卢志强,索债超70亿元
- 焦点速看:人民网记者新春走基层 春节返乡,看见“城尾乡头”腾飞新貌
- 快讯:民生银行一员工被终身禁业:票据案中收好处费逾两千万,一审获刑12年
- 天天报道:ST国安:预计2022年亏损10亿元-14亿元
- 新动态:浩柏国际(08431)拟发行本金总额最多为5000万港元的债券
- 全球速看:(财经·行情)美元指数20日小幅下跌
- 央行“大红包”,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