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发展如火如荼,武汉黄陂培育产业人才在行动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通讯员 王羽琪 张羽


(资料图)

“80后”武汉伢投资高端民宿斜阳耒筑·木兰、引进团队投资22亿元发展裕和夫子山高端农旅、退休职工回乡创办周家小院带动乡村民宿发展、农村姑娘利用闲置校舍建起耕读客栈……

近年来,黄陂区依托“木兰故里”的人文资源底蕴和全域旅游的集聚优势,旅游民宿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区现有民宿1000余家,精品民宿10余家(2022年申报国家甲级民宿1家、获评市级星级民宿6家、区级评定精品民宿10家)。全区民宿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带动就业10000余人。在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和后疫情时代民宿市场空间逐步扩大的背景下,黄陂区出台各种政策培育民宿产业人才,民宿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引进的高端民宿成网红目的地

黄陂的木兰湖,湖景宜人、水丰鸟美、人杰地灵,素有“荆楚明珠”的美誉。在风景旖旎的木兰湖旁,有一家隐匿于湖畔林间的高端民宿——斜阳耒筑·木兰。“五一”假期,这家看似静谧安雅的民宿,广受游客青睐,成了假期旅行的网红目的地。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黄陂区木兰乡,沿着木兰湖西岸行驶,拐进一条湖畔小道,在高大林木的“夹道欢迎”下,驶进一处小院,一幢造型别致的民宿,映入眼帘。走进这家名为斜阳耒筑的民宿,暖色氛围的灯光、木制典雅的家具、洁净规整的米色沙发,温馨舒适的感觉直接将人包裹。走到一楼厅堂的中央,画墙、书柜点缀在旁,四周大块落地玻璃墙,开阔了记者的视野。环顾四周,泳池、餐厅、健身房、SPA间、咖啡厅等功能场景一应俱全。民宿共三层,掩映于绿叶繁花之间,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下。11间客房各具特色,白桥、陶田、甘棠、雨霖、小泉、塔耳、静山……每间房都以黄陂村落的名字而命名,不仅风趣雅致,而且与周边别样的景致相得益彰。

“80后”武汉伢李磊,是这家民宿的主理人。多年前,身为企业白领的他因工作经常在外出差。于是,李磊对民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斜阳耒筑·木兰主理人李磊

为了选择环境私密宁静同时风景秀美怡人的地点,李磊走遍了武汉和周边地区,综合考虑了用地政策、配套设施、交通条件等因素后,最终在黄陂木兰乡选定,以木兰湖旁的一幢别墅为蓝本打造民宿,并取名为“斜阳耒筑”。

“要说最打动我的,还是这里的山好、水好、人也好。”李磊介绍,在当初选址时,木兰乡的干部群众如同“管家带顾客看房”一样,陪着他四处考察选址。除此以外,还帮他协调了配套资源。如今,柏油路也修到了院子跟前。

与此同时,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的裕和夫子山项目在今年“五一”期间也备受游客青睐。该项目于2019年开工建设,在长轩岭街杨田村、木兰乡桥店村流转田地870余亩,林地1100余亩,租赁闲置农村宅基地32座。目前,民宿部分已建成接待中心1栋,精品民宿4栋,木屋民宿15栋,在建民宿9栋,并不断升级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水库周边设施、高标准农田、排水灌溉设施、地下通讯网以及环夫子山漫步道修复硬化等工程相继完成,优化农村基础环境区域近2000亩。并建成30亩休闲垂钓园、300亩果林花海、有机蔬菜采摘园50亩。项目分三期,总投资约22亿元。

裕和夫子山(黄陂融媒体中心供图)

裕和夫子山项目有关项目负责人沈佳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项目坚持发展成果与周边村民共享,为本地村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100个,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开展有机养殖、种植绿色蔬菜,销售绿色农产品,促进农户年均增收近5000元。远期规划建设青石古街,将进一步放大旅游品牌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极目新闻记者从黄陂区有关部门了解到,2022年,黄陂区民宿产业发展成果丰硕,精品民宿不断涌现。其中,斜阳耒筑申报创建国家甲级民宿;木兰花乡等6家旅游民宿入选武汉市首批高星级旅游民宿评定名单,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高星级民宿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同时,黄陂深入推进“黄陂十大精品旅游民宿”评选,打响了“木兰乡居”民宿品牌,为实现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地“能人”带动民宿快速发展

除了引进外来资金和人才发展高端民宿,黄陂区的本地民宿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黄陂区木兰乡芦子河村周家石桥,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宿周家小院。这里白墙黛瓦,安静闲适;复古门楼,尽显气派。农庄集餐饮、住宿、会务、垂钓、四季采摘、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5月12日中午,当极目新闻记者见到周家小院的创始人周贵清时,他正在民宿后面的果园里摘刚刚成熟的桑葚。这名已经74岁的老人,精神矍铄。

74岁的周家小院创始人周贵清

周贵清出生在周家石桥村,在黄陂教育系统工作了几十年。2010年10月份,周贵清“解甲归田”,敏锐地关注到了国家对于乡村建设的利好政策,于是想在村子里办实业,改善原本空心村的面貌。

2016年,由周贵清等人出资建设的周家小院正式营业了,不仅满足了前来木兰旅游休闲的游客住宿、餐饮需求,还为村里的红白喜事提供了便利场所。

后来,周贵清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周家小院后面发展了180多亩地的果园,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可以采摘。周贵清介绍,果园里从草莓、樱桃、桑葚到桃子、蓝莓、杨梅、葡萄等水果10余个品种,光是葡萄就有4个品种,可供游客从6月份现场采摘到11月份。

据周贵清透露,他的周家小院拥有标间、亲子间、大套间等各类房型总计20间客房,可接待40人住宿,可同时接待260人用餐。同时,平时可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在忙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有效解决了附近乡亲们的家门口就业愿望。

“我是芦子河村第一个开民宿的,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村里已经另外开设了4家民宿,都发展得挺好。”周贵清表示,他退休后回乡创业的行为,也得到了黄陂区、木兰乡、农业、水利、旅游等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有关部门组织的服务规范培训,就让店里受益匪浅,也广受游客好评。

4年前,周贵清被评为芦子河村“能人”第一书记。

无独有偶。位于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的耕读青年客栈(以下简称“耕读客栈”)毗邻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原为木兰乡双泉村朝阳小学,改造之前闲置多年。十多年前大余湾的姑娘余小琼回乡,一砖一瓦精心雕琢,把这所她曾就读的小学,变身成为一处颇具特色、文化氛围浓郁,集教育、培训、实践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写生示范园地。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耕读客栈以修旧如旧理念改建扩建而成,保持了乡村小学原貌,整体风格与大余湾古建筑融为一体,传承弘扬耕读传家文化。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草,白墙黑瓦飞檐马头墙,建筑延续了大余湾的“徽派婺源”风格。老教学楼墙上刷着涂鸦标语,一派质朴纯真。

大余湾耕读客栈(木兰乡政府供图)

耕读客栈的老板余小琼介绍,该民宿可同时容纳260人食宿,拥有一间藏书万余册的爱心公益书屋和文艺十足的清吧,内设各类房型住宿区、餐饮区、大教室、多媒体清吧、爱心公益书屋、书画室、户外舞台、大操场、篮球场、户外花园、垂钓采摘区、篝火晚会区、烧烤露营区、停车场等,卫生设施齐全。

“为让大家体验传承大余湾晴耕雨读的优良文化传统,留住童年的田园风光,我们努力将客栈整体风格与大余湾融为一体,呈现一处独具浓郁文化艺术氛围。”余小琼表示,用民宿这种方式让晴耕雨读的生活回归这片土地,让大余湾的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目前,黄陂区的旅游民宿集中分布在临近景区和旅游主干道的村湾周围,初步形成了以国家5A级景区—木兰山为中心的民宿绵延带和以省级旅游度假区木兰湖为核心的民宿集聚区。以民宿较为集中的木兰乡为例,全乡拥有旅游民宿168家(含斜阳耒筑、青荷小木、啦哩啦谷、六合书院等精品民宿),综合收入近7000万元。

人才兴则文旅兴,人才强则文旅产业强。人才是第一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引进、留住人才是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黄陂区出台的“黄金十条”政策诚意十足,操作性强,支持大力开展文旅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和“首席质量官”评选,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本土文旅产业人才,面向社会招贤纳才一批文旅专业人才。获评黄陂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金牌讲解员”等荣誉称号的,最高给予个人2万元奖励。同时,单列专项经费,对旅游景区、旅行社、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借助其年龄优势以及对文旅产业的了解,提高文旅服务的工作本领,降低文旅企业发展成本,提升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最终实现文旅产业兴旺发达。

黄陂区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黄陂将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和引入团队的服务,开展2023年旅游服务礼仪培训班、导游讲解员培训班、旅游信息统计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助力黄陂全域旅游的进一步提效和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