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5G普及化 Vlog长视频有着较长的火爆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年创办微录品牌;2020年,微录app上线,微录官网上线,微录公众号,微博号上线;2020年10月,微录品牌被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收录;2020年12月,荣膺品牌强国2020年度创新榜样人物……

Vlog作为视频日志发源于YouTube,在海外经历了从小圈子到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是成熟的内容产品。自2019年起,中国互联网巨头间就开始了有关vlog的竞争。在业界看来,Vlog的出现,是视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提到扎根Vlog领域创业的初衷,80后的微录品牌创始人杜登科回想起了十几年前参加高考的经历。“2003年考题很难,数学只考了60几分,不过英文考了省里第二名。后来工作时候发现,第二很难被记住,那时候才意识到成为第一的重要。”在他看来,成为第一要靠“运气”,还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也就是发明创作。

杜登科所在的微录,有两种类型的用户,即Vlog创作者和观看者。对于Vlog创作者而言,使用Vlog是时尚和国际吸引力的代名词。但是,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者占多数。微录正在尝试寻找一条新的途径,使vlog创作者可以保持国际化,同时观看者也可以理解并且记住他们正在观看的内容的名字。

在创办微录之前,杜登科做了十几年的海外发行。“本土化这件事,是我们现在能做的。”杜登科说。根据国内针对Vlog用户的数据调查,有60%的用户从未听说过Vlog,而70%的用户称从未看过Vlog。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在中国说普通话,所以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Vlog很难让人记住。“但在国外,渗透力几乎是100%。”

“当我们有为Vlog创建本土品牌的想法时,花了6个月时间想了将200个方案,尝试使它听上去像Vlog,含义也能一眼看出Vlog。”于是,他们截取字母“V”和“L”,这样,微录的中文含义和发音很容易与Vlog关联起来。

在本土化方面,杜登科的解释是——翻译。“但又不只是翻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叫翻译,而是叫本土化。”杜登科说,内容产出需要经过艺术化或文学创作方式,把文字语言重新整理,根据当地使用惯去演绎。“这样可以赋予更多含义”。

业态的不断演进,带来内容供给、消费、触达成本下降,促成内容供需繁荣,触达成本降低,个体兴趣得以被更好满足,促使视频内容产业用户渗透率高企、兴趣分化、注意力从过剩转向稀缺。“除了本土化外,还有一个基于,就是社交化。它不像短视频是用来消耗时间,而是让用户沉浸在视频内容中,不会被其他东西吸引。”杜登科说。

因此,在大众视野里,短视频用户在不停地“刷”,很难沉浸其中。因此,短视频社交化趋势并不明显。“这也恰恰是长视频的机遇所在。长视频是‘断续’的,用户看完作者的生活记录后,会尝试与作者做交互。”显然,前者适合碎片化时间消费,后者适合沉浸化时间消费。

“希望更扎根垂直领域,从一个品类入手,这样才能做到第一。所以,我们现在更关注如何‘做窄‘。但在实际运营中会发现确实很难,但是需要坚持下去。”毋庸置疑,对于长视频台来说,需要通过更多垂类优质内容的布局和内容组合玩法的补充,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从而带来持续增长。在业界看来,长视频内容整体向垂直化、分众化方向延展,尤其在科普、教育、综艺等内容领域更有优势。

随着5G网络普及、终端AI算力提升、影像能力增强,视频会进一步立体化、可玩会进一步增加,甚至“游戏化”。因此,流媒体产业的技术基础设施,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5G、AI、VR/AR、4K/8K等新技术层出不穷,Vlog发展机遇正在临

“伴随5G普及化,Vlog一定会有较长的火爆期。4G与5G的差距是巨大的,我们发力长视频是重要问题是流量成本,以及用户普及率。”让杜登科感受深刻地是,流量单指标或将不再是评判内容价值的唯一标准,视频台通过多年版权积累形成的丰富内容池,也逐渐凸显其应有价值。

相比而言,国外一些国家先从长视频开始做起来,然后再发力短视频产业,但国内则先从短视频入手。“短视频内容会过于相似,未来长视频主题内容会比较丰富,精良的制作会有大需求。”杜登科认为,对于用户来说,看短视频是因为短,但看长视频则不只是因为长,微录的品牌表达的是——用视频记录真实生活的中长视频。

标签: Vlog长视频 微录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